梅河口市山城鎮保興村三年實現三級跳,從貧困村躍升為全國文明村
挖出“大富礦” 喝上“幸福泉”
本報訊(記者 崔玻)不久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在“全國文明村鎮”獲獎名單里,梅河口市山城鎮保興村的名字躍然其中,格外引人注目。得知這一好消息,保興村的村民們坐不住了?!霸跇s譽面前,咱可不能忘了包保咱們脫貧的人啊,是他們幫咱挖出了‘大富礦’,喝上了‘幸福泉’!”說起村里的礦泉水廠,村民王文學說。
保興村位于梅河口市山城鎮西部,距鎮里20公里,幅員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80畝,總人口220戶848人。由于地理位置偏遠且四周環山導致交通不便,再加上人口老齡化現象突顯、勞動力不足、基礎設施條件落后、經濟基礎薄弱等多重原因致貧,2015年被確定為省級貧困村。
2017年,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梅河口市領導及包保單位謀劃并實施了香菇種植項目。該項目占地面積5760平方米,固定資產投入80萬元,新建鋼骨架大棚32棟,每棟180平方米。大棚租賃所得部分主要用于給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紅;種植香菇所得用于給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紅和作為扶貧專項資金,有效鞏固了扶貧成果。
初戰獲得成功,梅河口市領導和包保單位乘勢確定了興村發展、鎮黨委親自抓落實、市委辦等包保部門共同幫扶,“統一規劃,規模發展,精準實施,整體推進”的發展思路,重點在黨組織建設、扶貧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和文明建設方面下功夫,破解貧困村產業發展難題、拓寬村民增收渠道、改善村民居住環境、提升村民幸福指數,使保興村于2017年成功摘帽脫貧、2020年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實現了從貧困村到脫貧村再到全國文明村的三級跳。
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保興村村口500米外有一眼地下涌泉,是長白山天然水的地下分支,富含偏硅酸,是難得的礦泉水“富礦”。保興村水源偏硅酸含量為46.8毫克/升至48.6毫克/升,達到偏硅酸型礦泉水標準,日流量500噸左右,年可生產10萬噸優質礦泉水,具備礦泉水開采價值。
2019年,梅河口市燃氣有限公司、市脫貧辦、山城鎮政府、灣龍鎮政府共同出資興建保興泉項目。作為該市重點扶貧項目,僅用233天便實現當年立項、當年施工、當年投產,體現了項目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梅河口速度”。
2019年12月26日,項目一期竣工出水,當年實現收益10.38萬元,收益率達6.5%,當貧困戶們拿到分紅款時,不由得感嘆道:“這汩汩甘泉就是咱們的‘幸福泉’??!”
經過三年的蛻變,保興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信息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