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實邁步 行穩逐夢
10月22日,全國深化電信行業創新工作室建設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會議宣讀了決定,共命名10家“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安徽省淮南移動宋立芳勞模創新工作室名列其中。
從一位省級勞模單兵作戰到23位技術骨干團隊攻堅,從一個為解決實際工作困難誕生的“研討小組”到一個手握眾多專利授權等研發成果的“創新工廠”,從一個地市級單位的創新工作室到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集團及行業級創新工作室……八年來,淮南移動宋立芳勞模創新工作室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成長蛻變。
誕生·星攢金殿降生時
2012年1月,按照“黨政支持、工會組織、勞模掛帥、職工參與”的規劃,宋立芳勞模創新工作室在位于舜耕西路的移動生產樓里誕生。工作室最初成員只有15人,但個個都是技術“大拿”,其中最核心的一位便是宋立芳,她憑著一股“巾幗不讓須眉”的狠勁奮戰在信息通信第一線,2004年被評為淮南市勞動模范,2007年入選安徽省勞動模范,2019年被評為“安徽好人”。
工作室成立之初,成員大多來自網絡部門,解決網絡問題、提升網絡質量成為工作室早期主攻方向。在成立的第一年,工作室就出色完成了分布式高壓直流供電系統改造研究、蓄電池差異化維護等研究,2項研究成果獲得當年安徽移動的科技進步獎,1項研究獲得管理創新獎,團隊成員受邀擔任中國移動集團公司《高壓直流技術應用發展策略研究》課題組副組長。
成長·只待新雷第一聲
2013年,隨著淮南移動新辦公樓啟用,宋立芳勞模創新工作室也從舜耕西路生產樓搬遷至山南綜合樓5樓。
此時的工作室已漸漸走上正軌,以“打基礎、建制度、搞創新”為抓手,將工作重點從抓日常工作轉變為營造創新氛圍、推創新成果、促團隊進步、不斷提升移動通信精品網絡質量,實現低成本高效運營。
在這幾年里,隨著公司IDC類托管項目越來越多,傳統空調無法精準制冷,不僅容易造成托管機房過熱問題,更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為此,工作室研發建立了一套60KW背板精準送風空調,通過網絡機柜內溫度采樣器電子控制機柜上下噴口,使空調能夠根據溫度進行精準制冷。經驗證,背板空調能效比傳統空調一級能效提升31.25%,單臺月節約電費9500多元。
蛻變·春在枝頭已十分
近年來,淮南移動更加注重榜樣引領作用,厚植企業文化,公司內部掀起了弘揚“移動匠人精神”、積極爭先進位的熱潮,勞模工作室更加受到重視。
為切實發揮勞模工作室功能,淮南移動以“團結、務實、創新、奮進”為“關鍵點”推進工作室提質工作。
一方面,發揚工作室的“傳幫帶”傳統,吸納年輕骨干為新鮮血液,通過師帶徒、老帶新,將工作室打造為以勞模為先鋒、技術骨干為柱石的集學習、研究、創新、育人為一體的平臺。在工作室里“打磨”過的成員不僅是各自崗位上的“尖兵”,更是人人都握有獎項的“創新工匠”。
展望·直掛云帆濟滄海
目前,工作室成員人數已擴大到23人,平均年齡37歲,他們個個是“尖兵”、人人是“模范”,包括省勞動模范馮浩、市勞動模范武珂及各條戰線上的優秀工作者。
今年,工作室加大與先進單位的交流共建,在9月與廣東“汕頭移動勞模創新工作室”舉辦共建活動,首次實現了勞模工作室的跨省市交流。通過牽手共建,取長補短、經驗共享,共同提升勞模工作室運營能力及創新水平,實現共同進步、攜手共贏。
宋立芳勞模創新工作室就像一棵樹,根深蒂固、不斷生長,風吹起種子播送到遠方,會另生出一棵樹、一片林——是“爭創一流,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的種子,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參天大樹”,是人才頻出匯聚的“茂密之林”。
(郭繼培 吳?。?/p>
信息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