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油條
于海燕
兒時記憶中,有一個場景始終難忘:父親從幾百里外的縣城出差回來,我迅速地奔過去,眼睛看的不是爸爸,而是盯著爸爸身上背的那個包,像是機器貓的寶貝口袋,里面總會藏著各種讓我驚喜的寶貝。爸爸把包打開,一股香味撲來,我全身的味蕾一下子被撞開,口水都快流下來了,爸爸拿出一個紙包,外面已經被油浸透,那熟悉的味道、那每一兩個月才會聞到一次的味道,已經調動起了我的每個細胞,興奮起來,爸爸打開紙包,幾根金燦燦油汪汪的油條呈現在我面前,對!就是油條!
那過年過節才能吃頓餃子的年代,油條,可是奢侈品,得用糧票和錢一起,而且在很遠的縣城才能買到,所以我這個“雙職工”家庭的娃兒,也才會偶爾吃到那讓人垂涎的油條。
那時,每次家里買油條,爸媽都舍不得吃,總會留下一兩根,第二天剁到蘿卜、白菜的餡里,既當油用,又可以借點香味當肉用,包出一大鍋包子,那味道真是鮮美無比。直到現在,我在包包子時還是喜歡放點油條,總感覺會包出記憶中媽媽的味道,可無論放多少油條,總是比不上當年的包子餡好吃。
一直到兒子小時候,油條還是有兩個孔,兒子指著飯桌上油條問我:“媽媽,這里為啥有個孔?”當我講給他聽后,兒子還是滿眼疑惑與好奇,似乎想象不出油條串在筷子上會是什么樣,索性拿起一根油條往筷子上扎,然后舉著油條滿屋子跑,父親在一邊看得哈哈大笑。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口味也越來越高了,油條也跟著花樣百出: 果蔬油條、夾餡油條、七彩油條、牛奶油條……我卻突然發現不知什么時候開始,油條兩頭那個孔已經沒有了,我跑去市場,跑去各個賣油條的小攤,卻再也沒有找到那個藏著我兒時記憶的小孔了。
直到現在,每每看到炸油條攤位上那一排排整齊的油條,看到有人拎著一根根油條,我都會饞得不行,知母莫若子,兒子說: “你饞的不是油條,那是你的童年情結?!?/p>
這么多年來,從渴望什么時候能買來一大堆油條吃個夠,到琳瑯滿目的食品不知道吃什么好,飲食由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到追求素食健康營養,物質上應有盡有,可深深印在我腦海里的那串油條,終是難忘!
信息公告